助职网
www.zhuzhiwang.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绿色中国》

文章附图

《绿色中国》杂志社征稿

主管单位:国家林业局

主办单位:国家林业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刊  期:半月刊

开  本:16开

邮发代号:82-122

单  价:16.00

定  价:384.00

国内统一刊号:11-5228/S

国际标准刊号:1672-7789

本刊MARC数据 本刊DC数据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期刊简介:

是中国第一本国家级综合绿色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获得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惟一绿色期刊,面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绿色领域的方方面面,向广大读者奉献丰富的信息、生动的文章和精美的图片,突出刊物的综合性和权威性。

刊物宗旨

《绿色中国》面向社会,贴近生活,以“传播绿色理念,引领绿色时尚,倡导绿色消费,共创绿色财富”为宗旨,在国内外政府机构、工商企业、教育科研、新闻出版、文化艺术、医药卫生等与“绿色”相关的众多领域建立了良好的信息网络,及时反映国内外重大绿色动态和信息,以引领中国绿色潮流的旗舰期刊为奋斗目标。

主要内容

《绿色中国》为半月刊,上半月出版A版(综合版),下半月出版B版(专题版)。《绿色中国》A版(综合版),面向社会,贴近生活,面向绿色领域的方方面面,向广大读者奉献丰富的信息、生动的文章和精美的图片,突出刊物的综合性和权威性;《绿色中国》B版(专题版),以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为己任,以绿色领域的热点、焦点和看点为重点,以独具特色的区域、行业和企业为视角,进行具有一定高度、深度和广度的专题性报道,突出知识性和收藏性。

业务拓展

除了办好刊物外,《绿色中国》为更大范围地宣传绿色理念,不断拓展业务开办。2006年,《绿色中国》参与组织、承办了纪念全民义务植树25周年“绿色中国行——走进北京”大型音乐会、“区域循环经济产业模式及科力奥电子商务发展高层论坛”、“林业生物质能源暨小桐子产业化发展论坛”等会议,主办了“森林故事?生活纪实:中国三大知名新闻院校云南之旅”活动。绿色中国网络电视设立了区域、行业和企业频道,开辟了区域、行业和企业电视节目在全球范围内传播的先河。它将各个区域、行业和大型企事业单位的专题电视片进行在线播放,展现出无可比拟的影像信息的冲击力和对观众的吸引力,创办了一个全球化的网络“电视台”,宣传范围不断扩大,影响力迅速提高。

收录情况

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收录 是中国第一本国家级综合绿色期刊、国家中文核心期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也是获准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供代表、委员参阅的惟一绿色期刊。

栏目设置

特别策划、名人专栏、焦点人物、绿色论坛、绿色科技、绿色宝贝、人与自然、绿色财富

投稿须知

(一) 基本要求 来稿要求题材新颖、内容真实、论点明确、层次清楚、数据可靠、文句通顺。文章一般不超过5000字。投稿请寄1份打印稿,同时推荐大家通过电子邮件形式投稿。

(二) 文题 文题要准确简明地反映文章内容,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题下。

(三) 作者与单位 文稿作者署名人数一般不超过5人,作者单位不超过3个。第一作者须附简介,包括工作单位、地址、邮编、年龄、性别、民族、学历、职称、职务;其它作者附作者单位、地址和邮编。

(四) 摘要和关键词 所有论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关键词,摘要用第三人称撰写,分目的、方法、结果及结论四部分,完整准确概括文章的实质性内容,以150字左右为宜,关键词一般3~6个。

(五) 标题层次 一级标题用“一、二、……” 来标识,二级标题用“(一)、(二)、……”来标识,三级标题用“1.2.”来标识,四级标题用“(1)、(2)”来标识。一般不宜超过4层。标题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级标题末尾均不加标点。

(六) 计量单位、数字、符号 文稿必须使用法定的计量单位符号。

(七) 参考文献 限为作者亲自阅读、公开发表过的文献,只选主要的列入,采用顺序编码制著录,按其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阿拉伯数字编号,列于文末,并依次将各编号外加方括号置于文中引用处的右上角。书写格式为:作者.文题.刊名年份;年 (期):起始页.网上参考材料 序号.作者.文题 网址 (至子-- 栏目).上传年月。


上一篇:  《国土绿化》
下一篇:  《北京农业》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