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艺术设计院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建设探析王 坦 孙 昂 秦海龙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专业已成为社会的热门行业,许多高校相继开设了艺术设计类专业,然据就业统计显示,艺术设计类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不容乐观,由于其专业特点,艺术类专业的学生明显比其他专业学生更热衷创业。大力支持推进工作室制的创业基地建设,有效地将教学实践与创业实践相结合,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提高艺术设计类毕业生就业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艺术设计工作室;创业基地
2014年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727万,再创新高,可谓“史上最难就业季”。 如何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的动手实践能力,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也是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难点所在,根据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思路,在艺术设计院校建立工作室制的创业基地,既有利于提高在校学生的实践经验,又符合社会教育需求。 一、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成立的意义 (一)有利于教学实践环节的加强 艺术设计专业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所以和社会接轨紧密,艺术院校必须结合自身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利用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进行教学,加大实践课程课时量。现有的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模式一般以授课讲述为主,期末阶段用两到三周时间进行校外实习,这样的教学模式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所学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在艺术院校建立艺术设计工作室制的创业基地,可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很好地结合起来,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加灵活多样,有利于学生理论知识的吸纳及实践经验的提高。 (二)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尤其是艺术设计类学生,更是创新人才相对集中的地方。当然,这种创新力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更加有效的激发,而艺术设计工作室工作室制的创业基地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 (三)有利于创业服务体系的构建 成立艺术设计工作室制的创业基地,可以为有创业意愿的同学提供创业的实地指导,校内的就业指导课程可以结合创业基地的实例进行讲授,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可以到基地参观学习,了解创业政策,获得完备的管理、运营知识。该基地另一功能是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孵化园。创业服务体系的硬件设施由学校统一提供,软件服务可以由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提供。 二、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构建方式 众所周知,国内大学生创业基地的构建大概有三种形式:政府主导型,即由政府出资创办,这类创业基地主要为高科技项创业提供孵化条件;高校管理型,是由高校创办,依托一所或多所高校建立,由高校统一管理;政府—高校型,由政府和高校共同创办,由政府在创业环境、创业资金、创业手续给与支持,高校在创业政策、创业场地、创业技术指导上给与支持。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建立运行可以采用“政府—企业—高校型”。即由高校创办,在创业政策、创业场地、创业技术指导上给与支持,同时为创业基地配备专门的管理老师,组建管理团队。创业基地管理老师同时是院系创业指导教师,面向学院讲授创业课程。政府在创业环境、创业资金、创业手续方面给与支持。企业可以在创业基地建设及创业资金上给与一定支持,但不干预创业基地的管理工作。 三、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运行管理 个人工作室,就是指有一定能力的个人承接相应的业务,然后由自己根据客户的要求独立完成,从而获得相应报酬的一种工作模式[1]。艺术设计工作室不是一个空间概念,而是一种工作状态。艺术设计工作室在商业运营模式中属于个体经营户,其成立条件简单,业主只要有相应的经营资金和经营场所就可以申请注册, “工作室”制的创业,以其投资少、起点低被誉为“平民创业”。尤其在这个创业的时代,政府及各级教育部门对创业的扶持力度前所未有。所以,成立艺术设计工作室,是艺术设计类大学生创业的首选项目。 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构成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与学院签订实训基地的公司企业中,可以共同打造专业化、产业化的校内艺术设计工作室;第二、与学院或者教师个人有项目合作的公司企业,可以依托项目建立艺术设计工作室;第三、已创业的艺术学院学生,将其工作室引入创业基地;第四、创业指导老师积极引导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在创业基地成立艺术设计工作室。 “政府—企业—高校型”的管理模式,首先成立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主任由艺术学院党政主要领导担任担任,属于宏观指导层,负责创业基地的宏观调控和决策。副主任由学院分管就业创业的领导担任,负责创业基地的日常管理及对外协调工作,办公室设在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具体负责处理创业基地管理委员会的日常事务,同时组建学生管理团队,协助处理具体事务。 四、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发展期望 艺术设计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操作性的学科,一名优秀的艺术设计毕业生,必须具有扎实熟练的实践动手能力及丰富全面的社会活动能力。艺术设计工作室制创业基地的建立,充分考虑了艺术设计专业的特殊性,既解决了教学环节中的实践问题,又为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提供了很好平台,而且在教授创业指导课的同时带领有创业意愿的同学实行小型创业,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急需构建的教学、创业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 百度百科 [2] 刘旭.辽宁省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模式的思考[D].沈阳师范大学.2009. [3] 易斌.高职院校专业教师工作室构思与实践[J].广西教育.2011(6). 上一篇: 在蒙古族舞蹈教学中审美意识的培养和探讨
下一篇: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提高小学教师素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