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职网
www.zhuzhiwang.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研究



胡斯杰



摘要: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社团扮演重要的角色并发挥巨大的作用。推行素质教育以来,高校社团在培养人才、教育学生等方面的工作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促进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一个合理可行的社团管理模式是保障高校社团正常稳定运转甚至决定社团前途命运的关键因素。结合工作经验,在本文中探讨了新时期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创新,供有关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学生社团;高校;管理模式

 

1.国内高校社团的特点

1.1社团运转具有自主性

    就目前状况而言,国内大学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高校社团的运转也具有极强的自主性。事实上,几乎所有高校学生社团实行学生自主管理模式,社团领导人员选举、社团活动组织以及资金募集等工作由社团成员负责,因此大学生的个性能够在高校社团中得到很好的体现。社团中的学生扮演者多个角色地位,社团活动的组织者、宣传者、参与者等,如此学生们的个人能力可以得到有效的锻炼与提升,所以参加高校社团对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大有裨益。

1.2社团组建具有自发性

    每所高校中都有大量的学生社团,一般有羽毛球社、乒乓球社、轮滑社等。当前,社会对大学生个人能力的评判标准趋于多元化,因此学生们不再只一味地追求高分数,尤其在实行素质教育后,大学生们愈来愈重视个人兴趣爱好的培养工作。进入大学后,学生的学习压力有所降低,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参加娱乐活动与进行体育锻炼。在上述背景下,愈来愈多的大学生开始热衷于自发组建能够帮助自身发挥特长的社团,借此来发展个人兴趣爱好与广交朋友[1]。

1.3社团成员具有群众性

    高校社团成员来自学校的各个专业,不限性别,只要报名者对社团有兴趣即可参加社团。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社团一般会采取横幅宣传与发放传单等宣传形式,以上做法通常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社团不设报名门槛的做法具有许多优势,例如可以吸引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方便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让社团成员接受各种专业知识的熏陶,有利于拓宽社团成员的知识面。

2.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模式设计探究

2.1在合理的原则框架内构建管理模式

    ①动态监督管理原则。为了确保高校学生社团运转稳定,社团管理模式的构建应当遵循动态监督管理原则。新时期下高校可以实行大学生社团联合会管理模式,社团联合会由全校各类社团联合构成,服从学校党委与团委的领导,对各个社团的工作进行宏观监督与指导,为各个社团的发展出谋划策,保证社团领导人员选举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当前,许多高校实行校团委统一管理,社团联合会监督社团工作、指导单位承担指导社团发展任务的动态管理模式,事实表明,上述模式能够有效地遏制社团选举腐败现象的产生并提升社团运转效率。

    ②大学生个人能力培养原则。当代大学生具有张扬的个性,渴望得到他人的赞许与认同,而高校学生社团正是一个让成员施展抱负、为学生提供展现才华的机会的舞台。大学阶段是培养个人学习能力、生活能力的黄金时期,高校社团应当主动承担起加强成员个人能力的责任。鉴于上述情况,社团管理模式构建者在设计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一般来说,新时期大学生具有的个性特征有:强烈的自尊心、独立性,爱国主义等。所以,管理模式应当利于学生释放个性、提高个人能力。

     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社团成员的个人能力,确保成员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社团可以定期组织一些学术与娱乐相结合的活动,从而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为了达成提高成员职业能力的目的,可以举办一些与成员专业有关联的实践活动,倡导成员们多实践、多领悟,以期加强成员的职业技能[2]。

2.2加强社团成员道德教育工作

    大学之道,在于明德,故而高校社团管理模式应当具有遏制社团腐败现象,提升成员道德修养的作用。社团联合会应当积极向成员社团宣传道德模范的优秀事迹,强调要做一个有素质、有能力、有道德的大学生。十八大后,愈来愈多贪官落马的新闻振奋人心,同时也在向人们传达一个事实,即腐败现象无处不在,因此社团联合会应当履行好监督社团运行,为社团管理工作提供建议与意见的职责,同时需要及时发现并制止社团成员各种有悖道德的行为,从而实现净化社团管理环境、提升大学生道德修养的目标。

2.3制定合理的社团成员绩效考核制度

    高校中有针对教职员工的人力资源绩效考核制度,也应当有适用于考核大学生社团成绩的考核制度,这是规范社团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队伍建设、内部组织建设、社团活动等可以成为考核体系的内容。社团联合会需要认真考核各个社团的工作业绩,对成绩突出,在传播优秀文化,提升会员综合素质等方面工作上贡献巨大的社团作出嘉奖。社团领导人员是社团中的核心人物,因此也应当开展针对社团领导人员的业绩考核工作,考核因素包括工作业绩、管理效率、内部建设成绩以及人才培训成果等。社团联合会对各个社团及社团主要领导人员的考核结果可以在学校官网予以公布,也可以在社团代表大会上发布。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考核者在向各个社团发布考核结果后,应当注意不同学生的情绪变化,耐心解答社团成员有关于绩效考核结果的提问[3]。

结语

    高校学生社团是大学生们施展个人才华、提升职业能力与道德修养的主要舞台。社团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同时具有较高的难度,为此高校应当制定合理可行的社团管理模式,注意借鉴国外著名高校的社团管理经验。社团领导人员也应当结合本社团的实际情况向社团管理模式设计者献言献策,从而最大程度地保证社团管理模式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与普适性。

【参考文献】

[1] 张金学,张宝歌,李旭中.  地方区域高校联盟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牡丹江地区6所高校跨校协作为例[J].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2] 任书庆,尹旭.  高校学生社团交流合作机制探析[J]. 黑河学刊. 2012(04)

[3] 陈前,潘从振.  构建良性生态系统,促进高校学生社团新常态化发展——以广东Z大学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6(01)


在线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