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职网
www.zhuzhiwang.com
 
设为首页 | 收藏本站
客服中心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苏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李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段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杨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期刊咨询  陈编辑


微信/手机:18705210670

固定电话:0516-83008663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万达广场写字楼B座1914室

用稿通知
《集邮》用稿通知
《集邮》刊登通知书
《集邮》稿件刊登通知书
《赣西科技职业学院学报》采稿通知单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书
《读写算》稿件录用通知单
《读书文摘》稿件录用通知书
《大学教育》用稿通知书
《楚天法治》录用通知
《成功》用稿通知书
《文理导航》稿件采用通知书.gif
《文化视界》刊用通知
《青年文学家》录稿通知单.jpg
《魅力中国》用稿通知书.jpg
《科技与创新》稿件录用通知.jpg
《科技创新导报》期刊用稿通知书.jpg
《今日中国论坛》用稿通知.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书.jpg
《教育学》稿件录用通知.jpg
《教学学习与研究》录用通知单.jpg


发表流程









对建立日照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探讨



作者:刘佰卿



  摘要:农民增收难是当前经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促进农民增收,对于扩大内需,维护农村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已经连续12年关注三农问题,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上寻求新突破,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获得新成效,在建设新农村上迈出新步伐,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在上级的正确领导下,以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重要着力点,解放思想,创新突破,抢抓机遇,积极作为,使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到2014年底,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635元,同比增长11.8%。


  但也应该看到,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的问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的问题、农民信息意识落后的问题、农业软硬件建设和生态条件改善的问题、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的问题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因地制宜,整合要素,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


  1.促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农业规模化经营。土地集中使用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首要条件,应尽快制定土地流转财政补贴的政策措施,引导和支持农民在自愿有偿和不改变农业用地使用性质的前提下,以租赁、入股等方式,推进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社和专业户集中,把农田集中到愿种田、能种田的大户手里,培养一批职业农民,实现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的标准化、现代化、产业化,从而提升农产品品质,降低成本,提高农民收益。


  2.突出要素整合,积极延伸农业产业链条。通过加快要素整合,进一步推进低产田和山地改造,加快生态文明乡村建设。要认真研究各乡镇的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生活环境,因地制宜地搞好结构调整,根据当地的特点和优势,大力扶持和加快果树、茶叶、烤烟等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打造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通过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附加值,让千家万户的农民成为产业化经营链条中的一分子,依托产业链实现可持续增收。


  3.提升农民素质,努力实现科技创新引领。积极适应农村劳动力结构变化和农民培训需求,紧紧围绕实施农业现代化需要,扎实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通过积极实施公益性培训项目、大力开展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动员组织农业教育、科研等社会力量开展农业科技培训等方式对农民和农村干部进行知识化、技术化培训引导。提升农民科技素质,积极推广科技成果,努力提升产品品质,用科学技术推进区域特色农业的发展。



  (二)调整结构,以工哺农,大力推动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1.大力推动农村工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提高农业经营组织化程度,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扶持农机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劳务经济,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着力解决好农民贷款难问题,真正解决农业生产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2.大力推动第三产业,促进乡村游健康发展。要充分利用日照生态、资源优势,整合生态旅游开发资源,积极发展以林果采摘、农事体验为主要内容的农业观光游、生态游、体验游,形成融种养与观光休闲于一体、为周边城市居民提供休闲旅游去处的“后花园”,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3.大力推动订单式培训,实现企业与农民共赢。针对农民希望“家庭工作两兼顾、家里家外双增收”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企业与劳动部门、职业技术学校以及农、林、水等技术部门的合作,开办农技培训班,并由企业对所需的农产品生产进行技术跟踪和指导,确保农民掌握一门实用的技术,也能为企业输送合格的劳动力。



  (三)完善社保,夯实基础,切实提高农民生活品质。


  1.加强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建立完善农产品供求信息服务体系。依托日照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日照农业网等现代信息平台,向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加速将网络延伸至乡镇、农场、种养大户,及时开展网上招商、网上咨询、网上销售等服务。二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与国家标准接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制定一批区域特色明显的农产品质量地方及企业标准。加快完善检验检测中心的资源整合和建设步伐,完善检验检测设备,提高检验检测水平,切实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三是建立健全农业生产技术综合服务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农民素质提高工程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进度。


  2.加强农村基础设施体系建设。探索从农村金融、信贷、招商引资等多方面筹措资金,引导农民从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中增收。当前,一是要抓好农村道路建设,为乡村经济发展解除瓶颈制约。二是要加快农田(山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防灾抗灾的能力。三是要把节水灌溉作为重点,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和旱作农业技术,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农业产出率。


  3.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当前重点要抓好对农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和低收入家庭的扶持力度。一是强力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工作。认真落实《农业保险条例》,继续推广玉米、烤烟等农业保险,并逐步把保险范围扩大延伸到其他高效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建设。二是继续深化农村合作医疗改革,切实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确保医疗房屋、医疗设备和人员“三配套”。三是稳步加大对低收入农户家庭的扶持力度。开启对低收入农户“私人定制”式专业指导,切实提升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 马宝成. 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1):115-119.


  [2] 夏秀萍. 构建农民增收保障长效机制[J].江苏农村经济,2006(1):83-85.


  [3] 张宁,颜波.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建议[J]. 理论前沿,2009(5):101-103.


  [4] 2014年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


在线投稿